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午夜福利视频,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媒體關注

媒體關注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媒體關注 -> 正文

打破圍墻辦學建成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院校——《交通旅游導》報對我院進行全方位報道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1-01-06


“十一五”期間,在省交通運輸廳和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學院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服務于浙江省“兩創”總戰略及“港航強省”戰略任務,服務于現代交通“三大建設”戰略目標,經歷了辦學基礎規模持續擴大、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重點建設專業彰顯特色、課程資源建設成效明顯、學生就業能力顯著提高、師資隊伍實力持續增強、教學科研成果穩步上升、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量變時期。回首5年,學院無論在專業建設、科研成果、黨建工作、隊伍建設、校園文化等方面,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0年,學院繼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成功申報“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立項建設院校,完成了向“十二五”邁進的華麗轉身。

核心提示

視野闊,思路新,耕耘勤,斬獲豐。五年間,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收獲了沉甸甸的成果。而這背后,是其50多年的辦學歷程所積淀的深厚底蘊。學院堅持“培育特色、打造品牌、面向市場”的辦學方向,細數成就,可圈可點:訂單式培養成為學院金子招牌;校中廠、廠中校成為辦學新模式;“三層次一網絡”讓辦學活力大提升;四合作成就了多方共贏……一個個創新,都成為學院在助力打破圍墻辦學、培養優質人才過程中的巨大引擎。

(一)發展之變

關鍵詞:校企合作、國際視野、社會服務

【訂單式培養成招牌】

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里,有一些以汽車企業命名的特殊班級。而這些班的學生上課的地方往往就是這些汽車企業的維修車間,他們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更像是“在工作”。

2004年,學院便與一汽豐田建立了“豐田班”。在該校2006年、2007年畢業生招聘會上,豐田班學生都被來自全省的豐田4S店一搶而空,“訂單式”培養的“黃金效應”已充分體現,已成為學院教育的“拳頭產品”。

在與豐田、日產等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的基礎上,學院進一步引入寶馬、奧迪等國際知名汽車品牌,開展企業冠名、訂單培養等深度合作。

如今,學院已新建、改建和擴建汽車維修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等8個實訓室。按頂崗實習的要求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內涵和機制建設,選擇了20家以上規模較大、條件較好的汽車企業建立相對穩定、合作緊密的校外實習基地,使校外實習基地的數量從30個增加到50個。

【“校中有廠”深度互融】

2010年11月16日,學院與浙江省郵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校企聯姻”再掀高潮,實踐教學基地正式落成。早在2009年,校企雙方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共建校內通信技術實踐教學基地,企業投入價值427萬元的交換、傳輸等設備,學校配套投入110萬元建設資金,以企業設備為核心,目前已建成了省內一流、全國領先的集員工培訓、學生實訓、技能鑒定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基地。如今,占地6000余平米的校企合作企業教學基地正式落成,真正意義上形成了校中有廠、廠中有校的深度互融。這種辦學模式也正在源源不絕地發揮其巨大的良性效應。

【教學走向國際化】

2010年,學院陸續接待了德國外貿交通學院、澳大利亞西海岸科技學院、新西蘭豐盛灣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等國外教育機構的來訪,為學院雙方的教師交流進修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學院教師的繼續教育逐漸邁入國際學術機構后,教師的進修培訓也開始與國外先進的職教理念與職教模式接軌。

為拓寬教師的國際視野,2010年9月份,學院選派8名教師遠赴澳大利亞進行為期3周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評估培訓,進一步讓師資培訓工作邁向國際化。

【培訓服務多樣化】

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被公認為是高等學校的三大基本職能。為此,學院在全面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上充分發揮優勢,依托校屬浙江省交通科研所,幫助企業共同制定汽車維修和服務項目的技術標準,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提升教師科技研發能力。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提供多樣化的培訓服務,每年培訓在1000人次以上;通過網絡、遠程教學等形式,為中職畢業生等提供在崗接受高等學歷教育服務,每年接受繼續學歷教育人員200人以上,充分承擔了社會服務的重任。

(二)發展之力

關鍵詞:多層次合作、科創領先、多方共贏

【“四合作”模式放異彩】

“追求服務驅動,追求行業、學校、企業三方共贏,構建產學合作教育長效機制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辦學特色所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怡民告訴記者,近年來,學院高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職業教育大旗,構建了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的合作教育、合作培訓、合作開發的“四合作”辦學模式;形成在學校、企業兩個教學點共同教學,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預就業,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企業用人需求的“無縫對接”.同時,企業全程參與人才需求調研、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標準制定等工作,做到人才的量身定做。

【“三層次一網絡”促共贏】

學院通過建立浙江交通職業教育集團、設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構建校、分院、專業“三層次”和各地校友“一網絡”校企合作教育機制逐漸清晰。

以學校理事會、產學研聯合體、專業建設委員會為“三層次”,聯合各地市校企合作工作站為“一網絡”的校企合作組織體系,可以保證校企合作有效運行的激勵機制為主的制度體系,形成行業政策推動、學校服務驅動、社會支持監督、成果多方共享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有效地解決了雙師結構隊伍建設、學生預就業和頂崗實習管理、交通行業崗位適任標準開發等問題,達到多方共贏的目標。

【科創基地彰顯發展后勁】

為加強科研創新能力,學院又以省屬科研院所——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為依托,充分利用學院品牌、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和科研平臺,為浙江現代化交通建設服務。

日前,學院又以強勁的科研實力承擔了部省共建物流先行實驗區的相關課題,“臨安交通科技孵化園” 亦正式落成。

依托科技研發平臺,學院重點培育交通系統“283拔尖人才”,作為學校兼職專業帶頭人,也培養起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專任專業帶頭人。

【校園建設奠定發展基礎】

現代化、數字化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技術設備,占地面積606畝,總建筑面積達到238941平方米,固定資產達5.4億元……學院在同類院校中始終保持著先進。

目前,學院擁有工程檢測試驗室、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技術中心(以上兩個實訓基地均具有交通運輸部“公路綜合乙級”資質)和浙江華燁交通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3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可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和對外承接試驗檢測和公路工程勘測設計等業務;校內路橋實訓中心面積達8060平方米,擁有工程測量、道路建筑材料、工程現場檢測、專業電算等實訓室,儀器設備總值超過800萬元。

此外,結合省級示范高職院校重點專業建設,與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工程質量監督局聯合,在校園內正在建設集教學、培訓、科研與技術競賽于一體的路基路面試驗檢測實訓與橋梁樁基檢測實訓基地1個,擴建、更新路橋實訓中心部分實訓室及實訓設備,合計投資220萬元。

(三)發展之路

關鍵詞:服務交通、校企合作、德育優先、文化深厚

【依托交通,服務交通】

“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以工科專業為主,兼顧經管類專業。”秉承這一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學院主動服務浙江支柱產業,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調整專業布局,以市場需求變化優化專業內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課程體系,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交通運輸行業提供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保障和科技服務。

為適應新形勢發展,學院適時樹立了“大交通”觀念,重點發展服務建設“港航強省”和交通“三大建設”戰略目標的專業及專業群。在學院目前招生的25個全日制高職專業中,有70%的專業是面向海洋經濟、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制造類服務業的專業,形成了道路運輸、水路運輸、臨港工業、集疏運體系建設等優勢品牌專業,2009年7月,二級學院交通運管學院正式成立,進一步融入“大物流”建設,適應交通發展新形勢。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相對于大學注重綜合素質教育,學院更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這一道路上不斷創新探索:通過與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開展“豐田技術培訓計劃”項目,學院為學生走向行業前端崗位打開了通路;并在校外建立了200多家學生實習就業基地;推行“職業活動導向”教學,使企業生產與學校教學相融合、企業工藝與學校課程相融合,更好地培養企業適用的技能人才。此外,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及時公布就業崗位招聘信息、組織就業前培訓、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實現了學院辦學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如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企業接納學校教師到工程一線參與實際項目、選派一線技術骨干參與教學、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這些都是校企合作過程中突破大多數高校“閉門造車”的給力之舉。

放眼全省,路橋技術、汽車技術、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物流管理、通信與信息技術、機電技術、軟技能訓練等9個浙江省高職合格實訓基地正以昂首闊步的速度為學院的“工學結合”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這些都是學院通過自身投入、共建、企業投入等多種形式,建立的條件完備、滿足重點專業需要的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學生永遠是學院的第一名片。“浙交院培養的學生,不光擁有相應的專業崗位技能資格證書,還擁有以奉獻為核心的 ‘路魂’和創新為核心的‘海量’特質”。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戚步云如是說。

自1999年升格為高職后,學院精心打造“行業植根、校園養成、社會結果” 生態文化校園和培育 “路魂海量”的交通特質的交院學子。從老校區的“勵志力行”校訓碑到在新校區 “學道修路”顯學碑,讓浙交院氤氳著濃厚的交通文化氣息,告誡莘莘學子:勵志而厚德,力行而惠民。并成為引領學校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內驅力。

【文化引領、凝心聚力】

50多年來,學院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交通人才,為浙江的交通建設注入不竭動力,也被廣泛譽為培養浙江交通人才的“搖籃”。學院構筑了“1(1個中心)+2(2個平臺)+N(多個載體)”的文化土壤。通過組織編寫校園文化教材《浙江交通人才的搖籃》,建立交通文化網站,把交通文化研究所作為宣傳校園和交通文化理論研究與發展的中心,重視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建設,搭建校企合作和社會實踐兩個平臺,初步完成多個載體的系統化任務,形成了“校訓為魂,重塑形象;網站為主,輔以讀本”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為了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學院利用每年暑假“三下鄉”活動,加強與行業接軌,通過實習、調研等方式讓學生提前感受行業文化。2009年,學院專門組織老師帶領部分學生赴嘉興港就港口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課題展開調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院還創新性地將廉政文化教育引入校園,通過演講、征文、圖片展、報告會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為學生進入社會提前筑牢廉潔防線,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門和交通部門的高度肯定。

目前,“在行業中植根,在校園里養成,在社會上結果”的開放式校園文化生態系統,已經在學院初步形成,并成為引領學院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內驅力。

邊條 :

“十一五”主要榮譽

2006年被評為浙江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被確定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汽車系);

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周年浙江交通創業創新先進集體;

2009年被確定為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10年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并成功申報“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立項建設院校。

“十一五”數字交院

8000人】

在校學生數從近6000人增加到8000人,教職工從444人增加到496人;

5.4億】

學校基本完成擴建工程,綜合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行政用房等一批基礎設施相繼落成,校園總建筑面積從14.3萬平方米增加到23.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從1.4億增加到5.4億元,

【5門】

課程資源:“十一五”末有國家精品課程5門(在高職院校中,有如此數量的精品課程,屈指可數),教指委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程14門,借助網絡平臺,構建了基于計算機與校園網為平臺的學習系統,形成了多專業、多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

【97%】

“十一五”期間共培養全日制高職畢業生10616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7%以上,畢業生綜合評價抽樣調查優良率在93.51%以上,稱職率為100%。

“十二五”關鍵詞四大提升

【辦學規模】

——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8500人。

——年均培訓25000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和新技術培訓占80%以上。

——建成交通科技創新基地。實現年均科技服務經費3500萬元以上。

【辦學活力】

——成立學校理事會。

——建立以專業群為載體的6個產學研聯合體。

——建立各專業建設委員會。

——成立11個校企合作工作站。

——形成行業政策推動、學校服務驅動、社會支持監督、成果多方共享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教師隊伍】

——培養30名有影響力的專業帶頭人。

——雙師素質專業教師比例占90%以上。

——兼職教師隊伍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50%。

【專業建設】

——將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專業。

——將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通信技術和物流管理建成國內一流的專業。

——將省級特色專業建成省內一流的專業。

——將其他專業建成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業。

——畢業生就業水平高,初次就業率97%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