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4-08-02
■新聞會客室
交院院長王怡民榮獲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
記者 王寧 通訊員 王科
導報訊
近日,記者從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交院”)獲悉,在全國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評選中,學院院長王怡民榮獲“杰出校長獎”,而浙江省僅有兩所職業院校校長獲此殊榮。
14年的掌門,帶領學院步步晉級
翻開王怡民的履歷,記者才發現他才是一名真正將年華與精力全部奉獻在教育事業上的一名“鐵桿校長”。王怡民在2000 年6月擔任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以前,是長安大學專業系主任,熟悉王怡民的人都知道,務實認真、勤???低調一直是他為人的標簽,但為事而言,卻有一股不甘平庸,勇往直前的底氣,這股執著,也許來自他從事教育業32年來的人生信條。
14年時間,讓一所起步的普通高職院校完成了晉級“全國首批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等華麗升格,也讓這些榮譽背后的一個主心骨與其團隊走到了一個戮力同心才能企及的高度。
回顧王怡民14年來的工作歷程,記者發現,他不僅僅推動學院在各方面與時俱進,更重要的是將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引入辦學,開創了一條職業教育的新路子。
1999年,當時學院被教育部批準,剛剛升格為普通高等院校,一切處在百事待興的階段,也正是高等職業教育起步大發展的階段。
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優教育,2000年,他將學院建設的重點投向提升師資力量,人才引進。短短2年時間里,引進研究生、技術骨干、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迅速補齊學院升格后需具備的第一要素。
他認為,立德數人是教育之本,于是倡導開展以“勵志力行”校訓精神為核心的“領航者行動”德育工作系統工程,逐漸形成特色的“水上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基于學生綜合素質自我養成為要求的“陽光成長包計劃”、對學生實行全方位專業指導的“導師制”等德育工作新方法。
此后,一系列圍繞職業教育宗旨、重塑職業教育理念的改革先后推開。
“杰出校長”在思考什么
“辦什么樣的高職,如何辦高職?”“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這樣的人才?”“學院向何處發展,如何發展?”這些問題經常縈繞在王怡民的腦海。
作為一名“指揮員”,王怡民積極探索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構建校、分院、專業“三層次”和各地校友“一網絡”校企合作教育機制的“三層次一網絡”校企合作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充分依托交通行業優勢,集聚交通優質資源,構建了以1個“行業人才戰略決策共同體”、6個“產學研聯合體”、28個“育人創新共同體”及校企合作工作站組成的“三體一網”交通行業人才培養開放平臺,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多元的合作,有效實現交通優質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作為一名資深教育者,王怡民深知專業建設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龍頭。為了充分結合交通行業發展趨勢,學院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和結構,逐步形成道路橋梁、汽車運用、水上運輸、運輸管理、機電制造、通信技術等6大專業板塊。并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訂單培養、“基礎+平臺”等新模式。
2010年,為做好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的申報工作,王怡民與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帶領全體申報工作團隊,放棄暑假休息時間,全全投入到申報材料的準備工作中,對各項材料進行仔細研討、反復推敲,最終圓滿完成陳述與答辯,學院成功入選“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單位,院校建設實現了重大突破。
一個沒有“架子”的校長
在同學和老師眼里,王怡民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總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作為院長,黨委副書記,他經常同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做好“副班長”角色,千方百計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奔走,為部門、職工解決實際問題。上至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下至寢???食堂,貧困生補助,事無巨細。
如今,學院在依托交通、服務交通,遵循“以人為本,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培養交通事業和社會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質量方針下,得到羽翼漸滿的成長,如今,學院已發展成為一所行業特色鮮明、辦學質量過硬的全國一流交通高職院校。
盛名之下,王怡民并沒有松懈。他對記者說,下一步,他想啟動“進一步優化人才” 計劃,增加語文與國學的比重,注重培養學生思維方式,讓他們獲得更多今后面對社會和人生所需具備的能力和素養。